1)第68章 厨房工厂_苗家少女脱贫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在了相应的位置,又通电进行了测试。确认没有故障后,上网点了收货,并顺手打了个五星好评。过了两天,特意买的对开门大冰箱与洗碗机等电器也送到了家。

  龙家的厨房原先是没有抽油烟机的,这次索性一起买了。品牌方驻本县的销售点派来了安装师傅。新买油烟机是适合土灶的新款,吸风口贴在灶台上方,既不占地方,抽油烟的效果又十分的好。一番安置下来,龙家的厨房终于有了现代化的模样。

  其实按照张意驰的想法,厨房最好拆了土灶,换成燃气灶。可惜燃气管道暂时铺不过来,罐装液化气配送也不方便。只能安慰自己,柴火农家菜算是卖点,忍了吧。

  装完电器,龙向梅又喊人在猪圈附近盖起了小厨房。挨着猪圈的小厨房,专门定制了个特殊的铁锅。铁锅底部有个像锅炉的闸门,煮猪食的时候关着,等猪食煮好了后,打开闸门,猪食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铁质引道,滑进猪食槽。猪食槽是长长的一条,引下去的猪食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猪圈里。

  猪食槽外,为了防止猪等不及猪食放凉,烫坏了嘴的情况,还专门定制了栅栏,不到时间不开启。并且为了好操作,栅栏弄成了电动的。与此同时,小厨房与栅栏处都设置了定时器,并放置画着表格线的黑版。这是张意驰把医院管理的思路,进行了本土化改造,形成的农家养殖规范。

  要知道农村里无论养什么,都相当的粗糙。这个粗糙,不仅体现在养殖上,更体现在生活习惯上。因陋就简是农村里最常见的状态,然而什么事都因陋就简,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劳力浪费。

  同时,农户们也没有明确分工的意识。他们会简单的分工,多半是男人种地,女人做家务。可是这又不绝对,且没有直观公平的奖惩机制,导致做事推三阻四,且人人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,却没有相应的回报。时间长了,人人有怨气,户户有矛盾。这就是每年过年都要掀桌子吵架的传统艺能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
  张意驰暂时管不了全村,但自己家还是能做主的。眼看着要到抓猪崽的季节,从来做事有计划的他,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在了前面。因为龙向梅必然不满足于养几头猪几只鸭子,到了年底凭借三瓜俩枣,勉强完成村里的脱贫指标。他们想要的是致富,真正意义上的致富。

  那么,没有原始资本的他们,如果想从养殖业开始走出第一步,请人必不可少。一家人互相推诿,结果无非是年底摔桌子摔碗的大吵大闹而已,毕竟是自家的基业,总有人愿意多付出。但请来的临时工们,可不会管别人家的死活。没有明确的管理,很可能亏的血本无归。

  目前准备这些,可能为时过早。但张意驰等不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